摘要“
本文基于应用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首先综述了亚洲ESP教学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然后从ESP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总结了亚洲ESP教学的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亚洲ESP理论和实证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作者简介:
张晓庆,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马蓉,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亚洲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1.引言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Waters)。ESP可分为两大类: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简称EAP)和职业英语(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简称EOP)。EAP通常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习者进行专业学习和学术活动的能力,如撰写论文、记笔记等(蔡基刚),而EOP是为职场中人或即将进入职场的学习者准备的教学培训活动,重视职业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20世纪60年代初期,ESP在英语国家兴起,其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亚洲ESP研究出现相对较晚,其教学研究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均落后于英语国家。本文对-年的亚洲ESP教学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亚洲ESP教学研究提供启示。本研究内容涉及学术写作、商务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航空英语等领域,文献主要来自3个SSCI来源国际期刊以及12个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前者包括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Jow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和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后者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电化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外语研究》及《外国语》。这些期刊呈现了亚洲专门用途英语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历程。文章首先从应用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两个视角对亚洲ESP教学理论研究予以总结,然后从ESP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综述相关教学实证研究,最后指出亚洲ESP教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其未来发展趋势。2.ESP教学理论研究在亚洲的发展ESP教学理论研究主要从应用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两个视角进行,主要包括需求分析与ESP教学大纲的设计和评价理论、语类理论与ESP研究两大内容。2.1需求分析与ESP教学大纲的设计需求分析指的是“收集与课程设计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评价的技能,也是构建和设计课程的手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Hyland)。在ESP需求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课程设置和学术能力两方面进行探讨(蔡基刚;管春林;王雪梅)。蔡基刚()在进行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时提出需求分析包括学生需求分析、经济全球化需求和教育国际化需求这三个方面,但这一需求模型仅适用于以培养学生基本学术能力为目的的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并不适用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英语课程。而管春林()在设置经贸英语专业课程时提出需求分析包括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同时
治白癜风长沙哪家医院好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kc/1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