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从6月推延至7月一时之间或许有一些陌生然而对20年前的高考生来说7月才是他们的高考主场都说高考是一场人生的洗礼一次意义重大的见证当历史与现在交叠或许也已唤起早已离开校园的你心里一段念念不忘的记忆40年前高考开考前的考场一幕致所有应届、往届高考生10张珍贵照片回顾恢复高考43年一起细数几代高考生的专属记忆43年·高考记忆National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年唯一一次冬季高考年冬,全国万考生步入高考考场年10月21日,在中断近10年后,高考的车轮重新滚动,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这一天,全国万青年怀揣着激动与希望走进阔别已久的高考考场。据统计,当年高考录取人数为27万,录取率仅有4.7%——那时的高考,是真正意义上的“独木桥”。然而尽管竞争激烈,高考的恢复仍是点燃了中国千万知识青年心中的火把。他们眼里有光,因为他们看到,“知识改变命运”就在眼前、手边。年“统一命题,分省录取”年春,北京大学迎来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新生这一年的高考,全国首次实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的制度。同年,级作为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正式于春季入学。年曾经20多年,高考在7月年安徽省高考准考证这一年起,高考时间正式定于每年的7月7日至9日,除年高考时间为7月15日至17日外,这一安排一直持续到年。年外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校园内,英语热不断升温这一年,外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时年,外语含英、俄、日、德、法、西班牙语,考生报名时可自由选择,其中又以选择英语为主。英语学习、交流掀起热潮,校园内“英语角”里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年高考改革迎来“3+2”年的高考政治试卷,记录了高考的改革变化这一年,高考改革迎来“3+2”制度,同时取消生物、地理科目。“3”即语数英三科,“2”即文科加考政治、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教育部取消生地科目,虽则初衷是为学生减负,后来却发现学生生地知识已缺失严重。年考生收到了来自世纪末的“彩蛋”这一年的高校扩招引发了“大学新生潮”图为武汉大学“迎新”场景正是从这跨世纪的一年起,我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扩招。在这一年高考的学子,惊喜地拆开了来自高考的世纪末“彩蛋”。据统计,年高校录取人数比年增加了52万,增幅高达48%!高校的扩招,为这些年轻的脸庞撒上点点星光,为更多青年学子圆了大学梦。年“大龄考生”的高考记忆作为高考不限年龄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以炒股为生的黄顺锋做梦也没有想到34岁时还有机会参加高考这一年,教育部取消高考考生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的限制。至此,每年都有25周岁以上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这是一群“大龄考生”的无声执着,他们在追逐属于自己独家的高考记忆。年“非典”年的高考年,受疫情影响,考生进考场前需先测量体温年,因“非典”而被牢牢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高考正式告别酷暑,提前一个月在每年的6月7-9日进行。当年的考生在面对未知的疫情与提前到来的高考时,或许也曾内心惶惶——不容易,但也不想轻易妥协,这是一段遗留有消毒水味和体温计印记的高考记忆。年特别的考场,搭建梦想的屏障7月3日,在德阳“病房考场”内4名东汽中学考生正在填写答题卡这一年的7月,地震灾区的高三学子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迟来的高考。肃静的考场,是只余“刷刷”医院病房,是特定为考生紧急搭建的蓝色板房,而这些,都是保护灾区考生梦想的坚实屏障。年“万人送考”年,毛中“万人送考”的盛大仪式这一年的6月5日早上8时,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数千名高三考生如期“出征”。这一天,被誉为“世界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外迎来了当地万余名群众和家长为考生送考。手持红色旗帜的家长高声呐喊,车里的考生打开车窗大声回应——场面之壮观,几乎成为镇上特有的盛大仪式。更多高考记忆,等你补充……关于年高考未来我们再回首一定也是一段注定不凡的高考记忆体验过最漫长寒假克服过太多障碍来实现备考甚至一度因为疫情的反复而不得不在返校后紧急离校终于的终于年高考到来了……助力届高考生IBelieveYouCan!祝福高考生愿你们都能在考场上迎来高光时刻你一定也有属于你的专属高考记忆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但无论如何,都是独一无二欢迎留言区留言为这43年的高考历程补充你的专属记忆本文素材整理自网络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ks/1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