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院与上海远洲集团校企合作
管理学院成立于年3月,是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在校生余人,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5个专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年获批“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年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年获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旅游管理专业是“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是商务学院院级重点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是商务学院系级重点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被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十佳团队”2支,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课程3门。2名教师在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分别荣立二、三等功。学院目前拥有1个山西省中小企业管理研究中心;1个综合实验中心,下辖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酒店管理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6个实验(训)室;1个人力资源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40多个实习基地。
专业介绍
01
工商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现场
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坚持“面向市场、服务企业、注重应用、求真创新”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职业方向”为框架设计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富,主持和承担了多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教材10部,出版专著5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商科院校实践教学竞赛一等奖、山西省“兴晋挑战杯”科技作品与创业计划大赛金奖、银奖,国家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创业学、流通管理、商业模式设计、商业方案设计、创业投资学、招投标管理实训、企业并购模拟实训。
就业方向
工商管理专业在注重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零适应期"和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毕业实习+就业”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组建特色“订单班"。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组织中从事管理咨询、商业项目策划、项目管理、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02
市场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麦当劳菁英项目宣讲会
市场营销专业是学院创立最早的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市场营销基本知识,熟悉企业营销实务,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和管理沟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职称结构合理,共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
本专业的教师都有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的经历,其中6位教师拥有国外进修和学习的经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富,累计发表国家级论文15篇,省级期刊论文50余篇,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普通教材3部,出版专著5部,主持省级课题10余项。市场营销专业根据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的发展特点,探索出了“三化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化”即课程设置导向化,教学环境模拟化,教学内容创新化;“四结合”指培养目标、人才评定标准实现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调研、销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零售学、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运营管理、营销情报与数据分析、新媒体营销、房地产营销策划。
就业方向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从事营销策划、产品推广、品牌管理、广告策划、渠道管理、公共关系、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
0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虚拟仿真实验室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年6月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始招生,年获批“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年4月获批“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和创新意识,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心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60%。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富,累计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3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认证密切衔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要求设计了“七项核心技能”模块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体现在“强实践、重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应用、从接受知识型到综合能力型,逐级提高的基于“七项核心技能”的综合性实验实训和应用创新提高性实验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与人才测评、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组织与工作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法务等方面的工作。
04
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旅游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佳绩
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年,是学院最早提出并践行“零适应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本专业依托“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围绕职业素养、职业服务技能、职业管理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大模块”,建立“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设计性实训→创新性实训”逐级提高的教学体系与“课内外、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年获批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年成为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理事单位、中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学会酒店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年获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年获批山西省“校内仿真模拟旅行社”实训项目,年成为山西省旅游协会、山西省导游协会理事单位。
本专业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15名,副教授职称占比5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7%。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富,累计发表国家级论文20篇,省级期刊论文80多篇,著作7部,专业教材8部,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40余项。
主要课程
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商务英语、旅游信息化管理、旅游接待业信息管理与应用、智慧旅游、旅游文化创意与策划、山西旅游资源评鉴(双语)、全域旅游。
就业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规划机构、酒店、旅行社、景区、会展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营销策划、旅游活动与项目策划、旅游规划、旅游咨询、旅游培训、旅游文化创意等工作。
05
行政管理专业
以赛促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行政管理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为依托、以实践能力为途径、以提升工作技巧为手段,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领导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政策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企业行政事务的管理能力、社会行政事务的管理能力。行政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专业核心能力群培养的基础之上,将“职业关键能力”作为需求导向,并结合时代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取向,细分出了“政府行政能力”和“企业行政能力”两方面的职业延展模块,突出展现了基层行政管理的职业岗位特征和基本需求,充分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的无缝对接。
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8名,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富,累计发表国家级论文5篇,省级论文15篇,出版专著3部,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3项。
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新媒体时代媒体与政府管理、大数据下政府行政管理、大数据与城市规划、面试综合实训、公务礼仪实训。
就业方向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高级助理、前台秘书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位,还可以在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咨询方式
学院
咨询电话
学院网址
管理学院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lt/1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