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外语研究》第10期作者:王立非
1.引言
商务英语语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交叉属性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王立非、李琳,):(1)学科理论交叉,包括专用英语理论(ESP)、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翻译学、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商法等;(2)研究对象交叉,明确针对三个跨学科领域:国际商务话语、国际商务文化、国际商务环境;(3)研究方法交叉,采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话语分析、案例法、语料库方法、计量统计方法等;(4)从业人员知识与技能交叉,商务英语教师、商务专家学者、国际商务人员都是跨学科背景,知识与技能都是复合型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的研究方法属于社会科学,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立足数据分析,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商务活动中语言的类型及功能。
2.商务英语研究的多维方法
商务英语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很多,但核心方法包括会话分析法、语篇分析法、体裁分析法、批评话语分析法、多模态分析法、修辞分析法、民族志(ethnomethodology)分析法、语料库分析法、语用学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从多维度考察商务英语的特点和使用。
2.1会话分析法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nalysis,简称:CA)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行业会话的研究,商务口头话语作为高度行业化和职业化的专门用途语言,可以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加以考察。会话分析旨在揭示会话的基本结构特点,描述并解释会话者进行社会交往所运用并依赖的能力,即会话参与者理解、控制、建构会话的能力(庞继贤、潘文红,),会话分析由邻近配对和话轮转换理论组成。Edmondson()认为,话轮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人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在作为讲话人时所说的话。话轮转换指参与会话的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轮流说话。话轮转换理论包括话轮构造部分、话轮分配部分和话轮转换规则。邻近配对指会话者各说一次话所构成的一组话语,它通常由两个话轮组成,如:提问—回答,问候—问候,邀请—接受/拒绝。会话分析的理论基础包括:话语分析理论、民俗学方法论以及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之上(Heritage,),第一,人们在日常交际行为中的会话,并不是杂乱无章无规矩可循的,而有相应的结构,是人们为确保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所共同遵循的准则。任何社会行为都具有稳定的,重复出现的结构特征,因此言语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也应该具有这个特征。这一基本假设就决定了会话分析理论的基本目标是要明白发话者想要表达什么,听话人怎样理解它的意思并做出反应,因此,它是为了保证这一交际过程顺利完成,指导人们会话的准则。第二个假设是交际者的话语和语境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语境制约人们的交际行为,话语是顺应语境的产物,这些既包括语言结构方面的因素,也包括社会背景与社会规约等其他方面。另一方面,任何话语都能构建、影响和制约语境,都会对后面的话语产生影响,因此,会话分析理论必须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语境,但同时又必须体现不同语境下话语的差别。第三,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够忽视话语行为中的任何细节,这些言语行为中的细节通常被传统语言学研究视为无意义而被忽视,这个假设构成了会话分析的一个研究方向。会话分析的研究视角包括微观会话研究和宏观会话研究、静态会话研究和动态会话研究。目前,会话分析研究主要有:(1)医患会话分析,(2)电话谈话分析,(3)二语会话分析。常见的会话分析方法包括:毗邻对分析、话题结构分析、副语言特征分析、非言语行为分析、批评会话分析。毗邻对为一对话语语列,其中第一配对部(thefirstpair-part)的出现规定了第二配对部(thesecondpair-part)的出现,例如,问候—问候,提问—回答,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第二配对部分都有不同的选择,如,对邀请或提议的回答,可以是接受也可以是拒绝。第二配对的两个回答都是与第一部分相关的,其中一个是优选,另一个是次选,一般情况下,优选结构是非标记性的,次选结构是标记性的,而在有些场合下,优选结构也会变为次选结构,如在对带有自贬性质的自我批评做出应答时,否定应答就成了第二部分的优选结构,优选结构在结构上比次选简单,而且通常没有拖延,次选应答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语言结构,通常还伴随有拖延和解释,有些学者研究不同的选择怎样影响会话交流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
副语言特征分析表明,回答标记语(如,嗯、哦、笑声)的研究都出现在话轮中的特定位置,对于交际话语中笑声的研究,笑声在话论中出现的位置具有连贯性。被其他学科视为无规则可循的现象,实则是社会成员共同实现的有序的社会活动。非言语行为分析如沉默、手势、肢体语言等,以及它们出现在话轮转换中的特殊位置及其作用的研究,主要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lt/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