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

口述那块屏幕给了我机会,但改变命运还


原标题:口述|那块“屏幕”给了我机会,但改变命运还要靠自己12月15日下午5点半,上海一所“”、“”重点高校里,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刚刚结束,天上下着小雨,背着书包的王皓(化名)走在冷风中,心情有些忐忑。英语并不是他的强项,这次考试难度颇大,他没把握自己能够考过。最近《中国青年报》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勾起了他学习英语的回忆——作为报道中禄劝一中的学生,他的高中三年和那块屏幕以及成都七中密不可分,他还曾作为交流生去到屏幕中的七中上课。“屏幕”带给了他什么?他的命运因何而改变?在各界讨论声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成都七中“成绩靠前的学生进入直播班”我所在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在“山沟沟”里的县城,全县面积很大,山区居多。虽然是昆明地界,但经济、教育各方面都比主城区差了很多。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很多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小升初的时候就把他们送到昆明,这样未来考上昆明的高中也会相对容易些。我初中在县城上的,三年下来成绩在自己学校也算是名列前茅,但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昆明初中联考后发现,分数上的差距还是挺大的。等到中考的时候,我和报考的昆明高中(志愿)差了四分,依旧只能留在县城,来到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编注:以下简称禄劝一中)。那时网校已经在禄劝一中存在了好几年(年开始),有的家长和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直播班,但都知道它“好”,有一点“火箭班”的感觉。我的了解也都是碎片化的信息,等到(年)收到通知书后我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了直播班,那年一共10个文科班、10个理科班,其中直播班文理各一个。对我来说,去不了昆明,直播班就是我能享受到的最好资源。当时班里的学号都是按照中考成绩来排的,我学号是4,意味着中考成绩在班里排第四。总的来看大家的分数也都差不多,我认为应该是在划分班级时“择优”录取,成绩靠前的学生进入直播班。记得有一次晚自习上,校长和我们说,我们一个班每年的费用在6万元,但学生没有额外的费用,也不需要购买额外设备(后几届学生会用到平板),和普通班的学生一样。直播班教室与普通班教室也一样,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只不过我们的电脑可以登录成都七中的终端。在上课之前,我不知道七中学生用的什么教材,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跟上进度。等第一节课开始,我们教室前面有一块幕布用来投影,七中老师上课的直播画面出现在幕布的右上角,其他区域则是PPT,老师上课时很少用黑板板书,板书是在可触控的电脑屏幕上完成的。近几年改用了电子屏,效果更好。我看到成都七中的学生都穿着蓝白色的校服,教室宽敞明亮,布置得也很精美,两个学生一张桌子,桌面是天蓝色,上面有一个话筒。老师提问到哪个学生,镜头就转向他。“远端同学”和“前端老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以引导为主,任课老师没有说太多关于直播的事,他称呼我们为“远端的同学”,我们叫他游老师,但也有的学校喊“前端老师”。语文给我最大的感觉,课程的内容很丰富。我上初中时,课本上有什么、考试考什么,那么课堂上的内容只会局限于此;但在网校,七中老师拓展的内容很多,知识面很广。比如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是诗歌,老师在课本之外给我们补充了一些有名的诗歌,补充材料都是事先打印好发给我们,我第一次认识了海子、食指、北岛、席慕容这些诗人和他们的故事。所以语文学起来相对比较轻松,最后从考试成绩来看,跟七中学生差得不多,我们也不在意。↑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ks/179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