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

汉中市图书馆16种文学好书阅读推荐


.《谈艺录》(精装版)钱锺书

2.《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游国恩

3.《晚照楼论文集》马茂元

4.《齐如山国剧论丛》齐如山

5.《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6.《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

7.《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论丛》郭英德主编8.《狄奥尼索斯颂歌》尼采9.《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寓言:村上春树论》刘研

0.“碎金文丛”第三辑

《里昂译事》(增订本)李治华

《游国恩文史丛谈》游国恩《往事偶记》陈岱孙《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修订本)李光谟《林纾家书》林纾《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杨绛

.《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

文学之光

谈艺录

钱锺书著

集传统诗话之大成

钱锺书的《谈艺录》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文化、思维模式,站在中西文化、中西诗学的交汇点上来探讨普天下共有的“诗眼”、“文心”。这种“打通”式的研究使得《谈艺录》不仅在内容上,更在方法论上成为中国诗话史上难以逾越的顶峰。钱氏渊雅浩博的学力和洞微烛隐、老吏断狱的眼力为他从事“打通”式研究提供了可能。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敢向历代名家论短长的学术魄力,更体现了钱学独有的魅力。

人之言行不符,未必即为“心声失真”。常有言出于至诚,而行牵于流俗。蓬随风转,沙与泥黑;执笔尚有夜气,临时遂失初心。不由衷者,岂唯言哉,性亦有之。安知此必真而彼必伪乎。见于文者,往往为与我周旋之我;见于行事者,往往为随众俯仰之我。皆真我也。

——钱锺书《谈艺录》

2

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

游国恩著

游国恩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科的重要研究者和新中国首部权威文学史的主要撰稿人,他关于文学史的论著代表了这一学科现代学术研究发轫期的高水平,对当代研究者有深远影响。

《先秦文学》与《中国文学史讲义》,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游国恩先生独撰的两部文学史著作,代表了他在文学史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建树。书中“左传讲稿”部分是根据游国恩先生生前未刊手稿整理而来,极富参考价值。

说明文学之变迁及其盛衰之状况也;推求文学变迁与盛衰之因果也;考证篇章之真伪及其时代之先后也;评断文学之价值也。凡此四端,皆文学史家之所有事也。——游国恩

3

晚照楼论文集

马茂元著

《晚照楼论文集》初版于98年,为马茂元先生的文学论文选集,是马茂元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全书汇集了马先生鼎盛之年的8篇代表论文,包含楚辞、唐诗、古代散文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相当精辟,分析细腻深入,素为学界所重,堪称凝聚了马茂元先生一生的文章精华,是作者治学的集大成之作。

4

齐如山国剧论丛

齐如山著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饮誉世界,这一成绩有赖于齐如山在其背后的鼎力支持。齐如山先生不仅为梅兰芳设计表情、身段、造型,还为其量身编写剧本。梅兰芳轰动美国的京剧之行也是齐先生提议、推动的。梅齐二人的友谊合作持续二十年之久。齐如山不仅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中国戏曲的研究大家。他出生于昆剧之乡高阳,在戏剧的浸润中长大,及至青年时每每趁出国之机观看西洋话剧。通过中西艺术的比较,对中国戏剧的表演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齐如山国剧论丛》除选收了齐氏具有代表性的剧学著作,还首次整理集合了散见于报刊、杂志中的单篇文章。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收获关于京剧方方面面的知识,还可以看到当时戏界的小掌故、趣谈。先生的语言生动鲜活、京味十足。

戏剧无论何处何时,都不许写实,有一点声音,就得有歌的意味。一点动作,就得有舞的意味。——齐如山

(上图,齐如山,梅兰芳,尚小云合影)

5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是近世中国文学通史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巨著。文学是人类的灵魂,文学发展史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部分。本书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本书将作家的身世、性格与社会背景相结合,着重阐发作家作品的个性,并将演讲式的才情语言,发挥好。对人物的评述,对作品的分析,做出了客观而真确的分析。全书论述精彩,“成一家之言”,在众多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

“狂是他人生全部的象征。也就是他作品全部的象征。“狂"字在这里绝无半点罪恶的意味,是一种勇于破坏追求自由的浪漫精神的最高表现。中国过去的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都缺少这种伟大的精神,因此文化思想,老是呈现着平淡无奇的停滞状态。李白在这方面是一个成功者,同时也是一个牺牲者。”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6

中国文学批评史

罗根泽著

半部文学批评史缘何经久不衰

罗根泽先生的代表作《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三部文学批评史经典之一,与其他两部——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鼎足而立,各具特色。本书所述上自先秦,下讫两宋,盖分周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晚唐五代、两宋六篇,以材料丰富、体例完善为其突出特色。作者以诗话文评为山铜,以文集笔记为沙金,搜罗大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得结论持之有效,言之成理。作者独创"综合体",按古代文学理论在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分为几大阶段。再把每一阶段所出现的各种文学批评现象适当分类;或以文学论点为中心,或以文体演变为中心,或以文学流派为中心,分别叙述。由此纲举目张,巨细无遗。本书将中国还给中国,一时代还给一时代,由此将本国的材料跟外来的意念打成一片,方能处处抓住要领,详细探索,从而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

7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论丛

郭英德主编

回归中国古代散文的世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经世济民、精思博学、传情言志,到描写社会、塑造历史、表现习俗,中国古代散文承担着其他文体难以取代的巨大的社会作用。古代散文研究随散文产生而发生,历数千年而绵延不绝。

本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的前期成果,是第一部以该项创新性研究为主题的论著。全书分为“研究视野”“文献整理”“文献考辨”“义蕴发微”四个板块,力图回归古代散文所依存的学术世界和文化世界,在宏观、整体的视野下重新审视丰富多彩的古代散文现象,深入发掘和整理文本文献与研究文献的宝藏,为真正建立古代散文研究自足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迈出坚实的脚步。

散文是最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文体形式,散文的功能、类型、写法、美感,在中国古代都呈现出极为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本质上属于历史研究,因此必须回归古代散文世界,并进一步回归其所依存的学术世界和文化世界。——郭英德

8

狄奥尼索斯颂歌

尼采著孙周兴译

看看哲人尼采之外的诗人尼采吧

《狄奥尼索斯颂歌》收入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是尼采作品中比较罕见的抒情诗集。也是尼采精神崩溃的前几天,亲手编定的最后一部文稿,令尼采忧虑的是某种“世纪之交”的症状再次来临,继宗教改革和“思想界的平民主义”之后,“现代性”旗号下前呼后拥的文化“世界主义”大有把知识界弄成“五光十色印象”大卖场的危险。现代人对“真理”的理解离希腊人奠定的基础已经太远了。

尼采认为诗不可没有韵,但主张用韵自由,并批评普拉滕和荷尔德林的诗韵律过于齐整,缺少飘逸之气。尼采诗艺娴熟,至少《狄俄尼索斯颂歌》在现代性与传统之间不让人觉得复古,而大胆以概念入诗,雅词俗词一起登堂入室,令人想到希腊抒情诗第一人阿基罗库斯不拘一格的诗风。

我的灵魂/带着贪得无厌的舌头/已经舔过了一切善与恶的事物/浸入每一个深层/但总是像软木/总是又浮到上面/就像油漂浮在褐色海面上/因了这种灵魂,人们把我叫作幸福者。

——尼采《最富有者的贫困》(选自《狄奥尼索斯颂歌》)

9

日本“后战后”时期的精神史寓言

——村上春树论

刘研著

深度解读村上春树

本书置身于日本“后战后”的历史语境,以身份认同这一场域作为出发点,展示日本当代著名文学家村上春树对种种时代重大问题做出了怎样的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qj/124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