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

2015年内师大各学院专业就业情况


05年内师大各学院专业就业情况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处

05年月

铛铛铛!~~~又是一年毕业季来啦!(PS:又有好多帅气的学长离开了,嘤嘤嘤~桑心~)咳咳,每年这个时候总要听一遍社会上的谣传“毕业=失业”??(那你让我的学长肿么办!!T—T)哎呀不会啦~今天小编就带给大家一篇数据明确的报告,让你们看看你们的男神女神在毕业后究竟都去了哪里~

总体就业率情况分析

我校05届毕业生共人,其中本科生66人,专科生6人,研究生05人。截至05年9月日,我校就业人数人,总就业率77.8%,较04届毕业生总就业率提高了5.4%。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为人,就业率为87.%;专科毕业生就业人数0人,就业率为68.40%,;研究生毕业生就业人数05人,就业率为9.0%。

表.05届毕业生学历层次就业率

学历层次

毕业生人数(人)

就业人数(人)

就业率(%)

本科

66

87.

专科

6

0

68.40

研究生

05

05

9.0

总计

77.08

图.05届毕业生学历层次就业率分布

各学科层次各学院就业率分布、学科层次

05届毕业生从学科分布来看,毕业生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学、医学、农学以外其他0类学科门类,其中艺术类和工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分别达到88.5%和8.45%,而哲学类相对较低,分别为0.77%。我校总体学科就业率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专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9个专业,涵盖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5个学科,其中教育学和工学就业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8.0%和86.54%,而法学专业相对较低,为4.8%。专科毕业生学科就业率分布如下图所示,专科各专业就业率详见附表。

附表一:0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截止至05年9月日)

序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总人数(人)

就业人数(人)

就业率(%)

待就业人数(人)

总计

66

87.

8

教育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8

96.4

5

教育学

44

5

79.55

9

心理学

7

4

9.89

学前教育

7

7

00.00

0

小计

86

69

94.06

7

蒙古学学院

新闻学

48

4

87.50

6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4

0

98.08

小计

5

44

94.74

8

文学院

对外汉语

5

64.7

8

汉语言文学

0

74

7.7

7

新闻学

58

7

46.55

小计

0

4

6.8

76

4

外国语学院

俄语

4

78.05

9

日语

57

5

89.47

6

英语

95

8

85.6

4

英语(蒙授)

8

8

00.00

0

小计

9

86.88

9

5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

74

54

7.97

0

文化产业管理

8

8

98.80

博物馆学

0

0.00

小计

58

6

86.08

6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65

54

9.

音乐表演(空中乘务)

8

69

95.05

4

小计

4

94.4

5

7

法政学院

法学

5

4

97.4

思想政治教育

85

77

90.59

8

行政管理

9

89

97.80

政治学与行政学

40

40

00.00

0

小计

5

40

95.6

8

经济学院

经济学

89

56

8.54

农村区域发展

0

7

90.00

人力资源管理

6

5

55.56

8

小计

8

8

77.0

64

9

音乐学院

舞蹈学

9

9.55

音乐表演

66

5

78.79

4

音乐学

0

8

90.77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6

5

8.

小计

04

87.55

9

0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

7

8.48

5

体育教育

7

6

86.0

0

运动训练

7

07

78.0

0

小计

7

9

8.0

45

美术学院

动画

5

4

97.4

绘画

87

85

97.70

美术学

66

5

9.57

4

艺术设计

7

09

96.

8

小计

95.05

5

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

4

4

97.86

9

小计

4

4

97.86

9

雕塑艺术研究院

雕塑

40

8

95.00

小计

40

8

95.00

4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95

88

9.6

7

信息与计算科学

50

7

84.67

小计

45

5

87.76

0

5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4

5

7.

8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9

6.9

物理学

66

50

75.76

6

小计

9

5.05

7

6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材料化学

4

75.00

8

化学

87

8

94.5

5

环境科学

08

0

9.5

7

小计

7

07

9.9

0

7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态学

9

6

89.66

生物技术

04

85

8.7

9

生物科学

94

79

84.04

5

小计

7

90

8.70

7

8

地理科学学院

城市规划

00.00

0

地理科学

59

58

98.

地理信息系统

59

58

98.

土地资源管理

47

4

89.6

5

测绘工程

0

0.0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

0

0.00

小计

99

90

95.48

9

9

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99

88

88.89

教育技术学

4

8

90.48

4

小计

4

6

89.6

5

0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8

8

87.4

0

通信工程

8

6

76.8

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

48

94.

小计

9

49

85.57

4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社会工作

7

59

8.0

社会学

07

9

85.05

6

小计

78

50

84.7

8

基础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

69

64

97.04

5

小计

69

64

97.04

5

公共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45

4

9.4

公共事业管理

8

58.06

小计

76

5

86.6

4

4

网络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

0

00.00

0

艺术设计

8

8

00.00

0

小计

84

84

00.00

0

5

民族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

77

57

88.70

0

音乐表演

55

5

9.7

4

音乐学

0

96.77

小计

6

8

90.49

5

6

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工作

45

7

7.78

8

艺术设计

86

5

59.0

5

英语

87

5

58.6

6

小计

8

9

54.59

99

7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汉语言文学

8

8

00.00

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9

00.00

0

旅游管理

00.00

0

学前教育

0

0

00.00

0

艺术设计

00.00

0

小计

6

6

00.00

0

专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9个专业,涵盖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5个学科,其中教育学和工学就业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8.0%和86.54%,而法学专业相对较低,为4.8%。专科毕业生学科就业率分布如下图所示,专科各专业就业率详见附表。

附表二:05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截止至05年9月日)

序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总人数(人)

就业人数(人)

就业率(%)

待就业人数(人)

总计

6

0

68.40

国际交流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4

6.64

8

旅游管理

0

5

5.00

5

人力资源管理

00

50

50.00

50

应用韩语

4

5

59.5

7

小计

84

94

5.09

90

基础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0

97

98.0

4

小计

0

97

98.0

4

青年政治学院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80

5

6.75

9

会计电算化

6

74.85

4

计算机网络技术

96

88

9.67

8

计算机应用技术

90

78

86.67

旅游管理

7

6

86.

0

商务英语

77

5

45.45

4

社会工作

40

5

.50

5

思想政治教育

4

4

9.5

8

文秘

8

8.58

7

新闻采编与制作

5

7

5.94

4

学前教育

0

99

90.00

应用日语

7

8

75.68

9

英语教育

75

49

65.

6

语文教育

6

7

44.6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4

40

9.0

综合文科教育

4

5.8

0

综合文科教育(蒙授)

50

64.00

8

小计

67

68.55

67

4

人民武装学院

人民武装

59

8.64

48

小计

59

8.64

48

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分布在84个专业,涵盖法学、工学、管理学等0门学科,其中法学和历史学学科就业率最高,分别是5.49%和4.8%,而艺术学和管理学学科就业率较低,分别为6.06%和5.6%。研究生毕业生学科就业率如下图所示,研究生各专业就业率详见附表。

附表三:05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截止至05年9月日)

序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总人数(人)

就业人数(人)

就业率(%)

待就业人数(人)

总计

05

05

9.0

教育科学学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

4.9

6

基础心理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0

0.00

8

课程与教学论

4

5

5.7

9

小学教育

0

0.00

心理健康教育

0

0.00

学前教育学

0

6

60.00

4

应用心理硕士

4

4

6.67

0

应用心理学

8.

小计

85

0

.5

65

蒙古学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0.00

文艺学

00.00

0

学科教学(语文)

7

6

5.9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0.00

0

中国古典文献学

4

75.0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7

6

5.9

中国现当代文学

50.00

小计

47

46.8

5

文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9

4

44.44

5

汉语国际教育

0

0.0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4

7.9

9

汉语言文字学

0

0.00

课程与教学论

4

5.00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0

0.00

文艺学

4

6.6

7

学科教学(语文)

8

8.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

0.00

4

中国古代文学

7

4.9

6

中国古典文献学

0

0.00

中国现当代文学

66.67

小计

90

5

7.78

65

4

外国语学院

俄语笔译

5.00

9

俄语口译

9

.

8

俄语语言文学

6

6.67

5

课程与教学论

8

6.54

5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8

.

6

学科教学(英语)

40

8

0.00

小计

98

.47

75

5

历史文化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

00.00

0

世界史

5

40.00

学科教学(历史)

9

9

.0

0

中国少数民族史

7

8.57

5

中国史

4

45.6

7

小计

7

8

8.6

45

6

旅游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史

6

.

4

中国史

50.00

小计

8

7.50

5

7

法政学院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50.00

科学技术哲学

66.67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66.67

伦理学

5

40.00

逻辑学

5

0.00

4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

0.00

马克思主义哲学

5

0

0.00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8

7.50

5

思想政治教育

4

0.77

9

学科教学(思政)

9

0

4.48

9

中国哲学

4

5.00

小计

79

6

.9

5

8

经济学院

民族学

4

0

0.00

4

区域经济学

0

0.00

7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9

8

88.89

政治经济学

5

0.00

4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9

.

8

小计

7

5.4

4

9

音乐学院

学科教学(音乐)

4

.50

音乐与舞蹈学

0

.

9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

0.00

小计

55

4

7.7

5

0

体育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学

7

8.57

5

体育教学

6

4

5.00

体育教育训练学

0

0.00

7

体育人文社会学

66.67

运动人体科学

0

0.00

运动训练

8

7

8.89

小计

56

8

.4

8

美术学院

美术

6

0

0.00

6

美术学

0

5.00

9

设计学

6

0

0.00

6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小计

45

4.44

4

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学

0

0.00

艺术设计

4.76

0

小计

4.5

雕塑艺术研究学院

美术学

4

75.00

小计

4

75.00

4

数学科学学院

计算数学

0

0.00

课程与教学论

0

0.00

学科教学(数学)

4

0

7.4

4

应用数学

6

50.00

小计

56.5

0

5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50.00

光学

6

0

0.00

6

课程与教学论

00.00

0

理论物理

.

凝聚态物理

8

5.00

6

学科教学(物理)

9

4

44.44

5

小计

9

9

.0

0

6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0

0.00

环境科学

4

50.00

课程与教学论

50.00

无机化学

4

6

4.86

8

物理化学

8

66.67

4

学科教学(化学)

5

7

8.00

8

学科教学(化学)

0

0.00

小计

60

4

40.00

6

7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动物学

0

0.00

7

学科教学(生物)

4

0.77

9

植物学

4

4

8.57

0

小计

7

9.7

6

8

地理科学学院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5

0.00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

00.00

0

人文地理学

4

.

8

土地资源管理

9

.

7

学科教学(地理)

6

8.75

自然地理学

7.69

小计

66

4

.

5

9

传媒学院

教育技术学

6

0

0.00

6

现代教育技术

4

5.00

小计

0

0.00

9

0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8

5.00

6

小计

8

5.00

6

田家炳教育书院

教育学原理

0

0.00

小计

0

0.00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民俗学

0

90.9

人类学

00.00

0

社会工作硕士

7

56.76

6

社会学

6

4

66.67

宗教学

00.00

0

小计

59

40

67.80

9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科学技术史

5

0

0.00

5

小计

5

0

0.00

5

4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

.

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

0.00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0.00

0

小计

0

0.00

7

5

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学

4

0

0.00

4

小计

4

0

0.00

4

6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硕士

9

0

0.00

9

小计

9

0

0.00

9

性别层次就业率分布

我校05届毕业生人,其中男生毕业人数77人,就业人数人,就业率74.6%;女生毕业人数65人,就业人数人,就业率78.7%。男生女生比例为:.6,符合师范类院校的实际情况,但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女生的就业竞争力。男生女生就业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05届毕业生性别层次就业率

性别

毕业生人数(人)

就业人数(人)

就业率(%)

男生

77

74.6

女生

65

78.7

总计

77.08

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特点分析

我校05届我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人,就业去向是出国出境、地方基层项目、国家基层项目、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升学、应征义务兵、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0类。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签就业协议就业,分别占就业人数的68.7%、58.6%和79.4%;其次本专科主要就业方向为其他录用形式,分别占.70%和6.86%;研究生主要就业方向则为地方基层项目,占9.5%。自主创业的毕业生4人,集中在本科层次。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去向如下所示:

表0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毕业去向

本科

专科

研究生

总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出国、出境

7

0.%

.9%

0

0.00%

8

0.55%

地方基层项目

95

.7%

8

.6%

9

9.5%

4

.04%

国家基层项目

6

0.9%

0

.7%

4.6%

59

0.85%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70%

96

6.86%

5

.64%

06

5.5%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78

68.7%

58.6%

4

79.4%

67.%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7

.%

0.09%

4

.%

.75%

升学

8.90%

89

8.08%

.9%

8.55%

应征义务兵

4

0.5%

0.09%

0

0.00%

5

0.%

自由职业

.8%

0

0.00%

0

0.00%

.05%

自主创业

4

0.74%

0

0.00%

0

0.00%

4

0.59%

00%

0

00%

05

00%

00%

毕业生国内外升学情况分析

()出国出境

我校毕业生出国出境人数为8人,占总就业人数的0.55%。分布在澳洲、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7个国家,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占出国出境人数的.58%和6.84%。主要深造的大学有澳洲莫纳什大学、悉尼大学、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韩国崇实大学、韩国洪城青云大学、日本鸟取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商学院、英国圣彼得堡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约克大学、新西兰理工大学。各国出国人数及区域分布如下所示:

表05届出国出境毕业生人数比例统计

国家(地区)

人数

比例

澳洲

5.6%

俄罗斯

.6%

韩国

.58%

日本

4

6.84%

美国

5.6%

英国

6

5.79%

新西兰

.6%

总计

8

00%

()国内升学

我校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为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55%,升学率为6.59%。(详见表)升学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内蒙古自治区,达到70人,占升学人数的6.8%,集中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自治区重点院校。其他省市自治区升学人数分布较多的有北京市4人,占升学人数的5.7%,主要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重点院校,此外,还有考入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一系列、院校。我校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质量过硬,培养模式符合人才发展趋势,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表05届国内升学毕业生统计

类别

人数

升学率

师范

68

.97%

非师范

7

.6%

蒙语授课

99

.0%

汉语授课

5.50%

总体

6.59%

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分布

我校0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分布在以下5个行业,各学历层次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为教育行业,分别占就业人数的4.45%、7.86%和5.74%。作为师范类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倾向于教育行业,职业多为教师、培训师等。师范类毕业生及蒙语授课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同样集中在教育行业,说明我校整体毕业生就业趋势符合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特征。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表0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统计

工作单位行业

本科

专科

研究生

总计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采矿业

4

0.76%

.00%

0.66%

55

0.79%

出国出境

6

0.9%

.9%

0

0.00%

7

0.5%

地方基层项目

94

.69%

8

.6%

8

9.8%

40

.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8

.67%

6

.45%

7

.0%

7

.46%

房地产业

84

.5%

.00%

4

.%

0

.5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54

4.58%

45

4.08%

46

5.08%

45

4.96%

国家基层项目

6

0.9%

0

.7%

4.6%

59

0.85%

建筑业

00

.60%

4

.90%

0.66%

45

.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8

.67%

4

.7%

0.66%

64

.6%

教育

80

4.45%

07

7.86%

09

5.74%

8

7.5%

金融业

77

.9%

5

.7%

8

.6%

0

.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7

9.50%

54

.97%

8

.6%

9.9%

军队

4

0.07%

0

0.00%

0.98%

7

0.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8

.4%

.8%

0.%

9

.%

农、林、牧、渔业

46

.6%

0

.7%

4

.%

80

.59%

批发和零售业

45

8.6%

90

8.7%

4.6%

7.99%

升学

8.90%

89

8.08%

.9%

8.5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8

.05%

4

0.6%

0.66%

64

0.9%

卫生和社会工作

89

.60%

6

0.54%

4

.%

99

.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5

9.46%

5

.7%

4.6%

56

8.0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0

9.55%

49

4.45%

4.6%

59

8.5%

应征义务兵

4

0.5%

0.09%

0.00%

5

0.%

制造业

65

.97%

9

.54%

7

.0%

.0%

住宿和餐饮业

0

.8%

.00%

0.%

.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4

6.9%

9

.54%

0.98%

46

6.%

总计

00.00%

0

00.00%

05

00.00%

00.00%

就业市场状况与毕业生就业能力(一)就业市场状况分析

04年至05年度,我校举办招聘会4场,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单位家,提供岗位数个。05年4月日举办05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近40家企业单位、8家事业单位参会。5月8日举办“蒙汉兼通”人才专项招聘会,49家用人单位参加,多为各盟市教育局及国有企业单位。各学院也举办了举办了相关专业行业专场招聘会。

招聘单位涉及我校专业相关的各个行业,教育行业占主要部分,多为教育机构、教育培训公司、各旗县地方教育局等单位。随着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时间不断提前,招聘会主要集中在0、、月和次年月,峰值出现在月。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求职能力评价05年,我校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从专业知识、简历制作、求职技能、沟通表达、创新能力、求职礼仪、诚实守信、求职态度、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详见图(采用5点量表,按照5非常好、4好、一般、差、非常差的评价方法计分,计算用人单位评分均值)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求职能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各项能力评价均值均在4分以上,尤其是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综合素质、端正的求职态度、得体的求职礼仪和良好的诚信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以此同时,毕业生在简历制作、求职技能、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也达到了超过用人单位的选拔标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通过调研,毕业生对对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了4.7,工作环境满意度达到了4.65。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比较符合自身的职业期望。

图05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示意图

经调查,对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岗位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薪酬偏低/福利较差,占80.6%,其次是发展空间较小,前景不乐观。

通过调研,毕业生工作适应度整体水平较高,8.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7.49%的毕业生认为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毕业生整体适应度较高,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较好的满足目前的工作要求。

图:05届毕业生工作适应度调查示意图

师盛校园助手做师大,有态度的







































百癜疯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qj/76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