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的书橱里有一本纪念册,隔段时间,她就会拿出来翻阅,然后轻轻放回原处。纪念册是届英语专业毕业生送给她的,上面有学生们的照片与寄语。照片里,洪明笑容明媚,与学生相拥话别。其实,她不是班主任,课余甚至没有多少时间与他们闲聊,却成了与学生感情最深的老师。
“从教24年,也多年从事行政工作,繁杂的公务没记住几件,倒是学生们青春笑容最让我感动。”作为外国语学院院长,洪明说她最喜欢的身份是老师,最怕耽误学生的成长。
“吝啬”课堂每一分钟
洪明上课,比学生还积极。每次上高级英语,她都会提前10到15分钟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她也不闲着,四下走动。这下,吃早餐和聊天的人“不好意思”了。于是教室里响起一片读书声,她就趁机帮着纠正语音。
“洪老师既要忙行政,又要抓教学、顾科研,但她花在我们身上的精力一点不比其他老师少。”孙佳慧是上她高级英语课的一名学生。她说,洪老师不舍得“浪费”一分钟课堂时间,就是一句“闲话”,也有背后的深义。
比如,她以北京市缩减高考英语分数作为导入,鞭策学生提升专业素质。讲到保护非洲大猩猩的课文时,她会讲自己访非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讨论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话题。
“学生的学习时间很宝贵,如果老师不重视,怎能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洪明不仅设法提高课堂效率,课下也“拽”着学生不放,英语随笔就是她们沟通心灵的桥梁。
“一次,我在作文里提到外公去世让我心情压抑,洪老师写了满满一整页的评语,讲她失去亲人的感受,并不断安慰我。”时隔多年,王婷婷仍然记得大三时的那篇作文。
学生上交随笔,洪明都会仔细批阅。除了指出拼写和语法错误,更多时候,她会揣摩学生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悟。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能力、思想深度都有了明显提高。
洪明视时间如金钱,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学生也很珍惜课堂,珍惜洪老师夜里挑灯完成的每一次批阅。
请您多腾点时间给自己
年,王婷婷参加省师范技能比赛,荣获二等奖,实现了外国语学院在省级师范技能竞赛上零的突破。而成功的背后,除了她自身的努力,更少不了指导老师洪明的辛勤付出。
培训的每个周末,洪明和其他指导老师至少在学校里“耗”一个下午。为了在课前导入上有所创新,师生常常“争辩”两三个小时。有时候到了饭点,讨论仍然无果,洪明就亲自带着学生“转战”食堂,继续研讨。
省赛前一周,洪明更是不停“加餐”。从表情、站姿,到手势、步伐,每个细节都严格“把关”,一遍一遍示范。比赛前两天,她还特地请了两名“服装顾问”,带她们买衣服。
王婷婷说,洪老师就是太愿意为我们腾时间,才常常“害”苦了自己。“比赛前夕,恰逢师范类招聘会,看同学忙着投简历,我心情特别浮躁。洪老师得知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找我聊了一晚上。”回想那个夜晚,王婷婷仍记忆犹新。
对于洪明的尽心,她的研究生也有话说。“洪老师从来不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只要对我们有帮助,哪怕牺牲睡眠时间她也愿意做。”孙颖琼说,她们时常会收到各种会议、讲座信息,有时还会在邮箱发现一些电子书资源,这都是导师洪明精心挑选后发来的。而这些邮件显示的发送时间,大多零点之后。
临近毕业,学生找洪明录视频。洪明不知道是坐着好还是站着好,就索性各录了一段,让学生自己挑。拍毕业照时,英本班每名同学都要求与她合影,洪明也不亦乐乎。
遇到如此敬业的老师,幸运之余,已经毕业的姚佳佳却不无“担忧”,“但愿一帮熊孩子没把老师的时间‘榨’干咯。”她说真心希望洪老师能多腾点时间给自己。
图为洪明与毕业生的合照
年8月,洪明以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分校进行为期1年学术访问和研究,虽然她身在国外,但心里却记挂者学院的大事、小事,牵挂着学院的学科发展、学术进展。
在准备申报省一流学科、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科评估等材料,以及筹备非洲文学研究高端论坛等学术会议时,她常常克服13个小时的时差,时时进行视频连线反馈修改意见,与班子其他成员一起讨论完善。学院教工北京皮肤病医院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qj/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