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类专业
(一)文史类专业
1.社会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社会学理论知识,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较强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能够在教育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工作机构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服务与管理、政策制定与评估的应用型社会学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学史,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发展社会学,社区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教育、科研机构、相关政府部门、社区、社会工作组织和协会、各类社会调查机构、文化传媒机构等。
2.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专门人才,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中等以上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要,尤其是在报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公务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学概论、伦理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能胜任中等以上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及学生管理工作,也能胜任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组织和管理工作。
3.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思想,有情怀,德才兼备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强、文化底蕴厚的中学语文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工作。
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写作、英语、第二外国语。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海外孔子学院教师以及国内外各类学校对外汉语教师;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
5.历史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较高的史学基本素养,熟悉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并具有扎实专业教学基本技能的优秀中学历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能在文博档案部门工作的从业人员。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史学论文写作、考古学概论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设置的基本课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历史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在文博档案部门工作的从业人员。
6.历史学(历史文化产业)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文史基础和文化产业知识,拥有较强的策划、营销、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市场运营、文化项目策划、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博、档案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文化产业概论、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创意学概论、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管理学原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国家机关、文博档案、文化传播公司、新闻网络媒体、文化旅游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管理、开发等工作。
7.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管理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管理信息系统。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工作,也可到有关学校或部门从事教学与管理及研究工作。
(二)理工类专业
1.经济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概率统计知识,结合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或非金融类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财、投融资等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与社会统计、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应用统计软件(EViews软件)。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各类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非金融类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财、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工作。
2.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中等教育领域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中等教育领域从事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学校管理或教育科研工作。
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深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大数据科学应用型和创新型技术人才。具有信息科学、数理统计和数据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大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和数据安全等技术;具备一定的数据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数据科学岗位的基本素养。能胜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企业、政府机构等部门的大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研发、测试、运维、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Python程序设计、Hadoop大数据存储与运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爬虫及数据采集技术、机器学习、Spark处理技术、Storm大数据流处理技术、大数据仓储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与研究工作,也可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与IT相关领域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开发、教学等的研究与管理工作,或者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信息与计算科学方向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计算科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大数据分析处理计算、科学工程计算、软件开发等实际问题,能在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IT产业等部门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数学模型、运筹学、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C、C++、Java、Html5、Android、移动互联网应用、Python语言基础、Linux操作系统、Hadoop大数据存储与运算、数据分析、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数学应用软件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IT行业、大数据技术与分析、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与研究工作,也可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开发、教学等的研究与管理工作,或者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近3年,专业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毕业生年均年薪20万元以上。
4.统计学类专业
统计学类专业包含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方向)、应用统计学(精算与风险管理方向)两个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方向)、应用统计学(精算与风险管理方向)两个专业按类招生,实行“3+5”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3指学生入学后前3个学期按大类培养,5指后5个学期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和潜质、社会需求等情况,分流到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方向)、应用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方向)两个专业进行培养。
(1)统计学专业(大数据分析方向)
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大数据分析人才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培养“3+1”模式,“3+1”模式是前3学年在校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最后1学年到企业实践。培养具有扎实的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及常用的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高级应用型专门统计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统计方法引论、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Python语言基础、Java程序设计、大数据开发技术基础。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等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2)应用统计学(精算与风险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保险、风险管理、保险投资、精算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信用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业务、精算、风险管理等工作的风险管理与精算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应用统计软件(R、SAS软件)、利息理论、精算模型、计量经济学、保险学原理、风险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信用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业务、精算、风险管理等工作。
5.化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原则,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系统的教育理论、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化学实验能力、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广阔专业视野和先进科学思维的自主学习者,毕业生在五年能后成长为区域内卓越的高素质化学教师,能成为在化学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以及相关的实验课程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等以上学校的化学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管理工作。
6.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以及生物技术产业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以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等以上学校的生物学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生物技术产业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7.物理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职业道德与教育精神,热爱中学物理教育事业,物理学科理论知识扎实、实验技能熟练、教育理论基础丰厚、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一定的学习与反思、沟通与合作、教研与创新的能力,能够在各类初级、高级中学从事物理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并适应新时代物理教育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理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等以上学校的物理学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物理技术产业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8.机械类专业
机械类专业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机械类专业实施大类招生与分方向培养的“1+3”人才培养模式,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学年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大一结束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学生意愿、学习成绩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分别按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方向: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自动控制、生产规划与技术管理)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能力、国际视野、团队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研究应用、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型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生产运作管理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立足东北,面向全国,服务于汽车、机床、工程机械、基础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矿山机械、仪器仪表、电工电器等领域,主要从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经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可成为企业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电力电气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生产管理工程师、机电产品销售工程师、机械维修工程师和部门主管等。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宽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生产实践中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相关领域内的模具类产品设计与研发、工艺与设备设计、工程设计与实施、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型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生产运作管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设备、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立足东北,面向全国,服务于汽车、机床、工程机械、基础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矿山机械、仪器仪表、电工电器等领域,主要从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经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可成为企业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电力电气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生产管理工程师、机电产品销售工程师、机械维修工程师和部门主管等。
9.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即:产品设计方向和工业动画及虚拟现实设计方向。实施“1+3”人才培养模式,前1年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后3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学生意愿进行分方向培养。
(1)产品设计方向
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对各类产品形态进行综合开发,培养目标中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先进设计思想综合素质的教育,强化创新设计能力、设计表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设计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全面培养。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学科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融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进行工业产品、工业动画、虚拟现实、视觉传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设计能力,并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协作意识等优秀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等从事产品设计、工业三维动画设计、虚拟现实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设计素描、色彩、工业设计概论、设计基础、产品手绘表达、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设计心理学、设计与模型制作、产品设计一、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设计二、产品设计三、产品语意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摄影、UI设计、非线性编辑、包容性设计、设计管理、工业设计史、家具设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以一线产品设计公司为主、生产企业为辅。主要从事产品造型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的设计制作、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包括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人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培训部门的教师等,经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可成为企业高水平的设计师、设计总监、部门主管等。
(2)工业动画及虚拟现实设计方向
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对工业领域三维动画表达和虚拟现实内容进行综合设计与制作,培养目标中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先进设计思想综合素质的教育,强化创新设计能力、设计表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设计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全面培养。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学科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融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进行工业产品、工业动画、虚拟现实、视觉传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设计能力,并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协作意识等优秀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等从事产品设计、工业三维动画设计、虚拟现实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设计素描、色彩、工业设计概论、设计基础、产品手绘表达、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设计心理学、影视后期编辑、工业动画设计一、动画特效设计与制作、工业动画设计二、虚拟现实设计、脚本与分镜头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摄影、UI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产品造型设计、设计管理、工业设计史、游戏设计与开发、建筑漫游动画设计、APP设计与开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以一线工业动画设计公司和VR设计公司为主,产品设计公司、生产企业和游戏设计公司为辅。主要从事工业动画设计、VR内容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平面设计、游戏设计、环境设计的设计制作、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包括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人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培训部门的教师等,经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可成为企业高水平的设计师、动画师、设计总监、动画总监、部门主管等。
10.材料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优良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掌握材料科学与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具备材料化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在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方向上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性能学、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材料现代测试技术、高分子科学基础、生物质能源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功能碳材料等。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可在新材料、特种复合材料、生物质材料、先进碳材料、环保、建筑、消防、汽车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质量检验、产品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11.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掌握化学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在化学化工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应用技术开发、分析与检测、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工过程分析、生产管理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精细化学品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可在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医药、精细化工厂等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研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在科研院所及院校从事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1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制造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能在新能源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高素质创新实践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太阳能电池原理、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制备工艺、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电化学基础、锂电池原理与结构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新能源材料与应用领域(包括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以及发光二极管等方向)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材料加工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13.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1)木质材料与智能制造方向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木材构造与性能、智能机械结构与应用、生物质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木制品与木结构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木材工业、家具制造业、室内工程等领域能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技术与组织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强的自学实践能力、较高的创新创业意识、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勤恳图强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木材科学、胶黏剂与涂料、智能设备控制、数控加工原理、生物质复合材料工艺学、木制品智能制造工艺学、室内工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家居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木结构建筑材料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家具设计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家具智能制造以及家居工程技术,能在家具与家居装饰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技术、组织管理等工作,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艺术素养、技术管理知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美术基础、家具材料、家具设计(造型、功能、结构设计)、家居设计、家具设计方法学、家居装饰工程、数字化家具制造技术、智能家居技术与应用、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具营销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家具设计与制造企业、家居设计与装饰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领域从事专业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家具贸易、家居环境设计及教学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实现自主创业。
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电力系统、电气传动为工程应用背景,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胜任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系统分析、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实验测试、运行维护、技术开发、工程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继续学习和工程实践成为电力、有色、冶金等行业中电气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工程电磁场、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应用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及省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力、汽车、电气制造等行业,或与之相关的研发机构、教育、管理等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分析、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实验测试、运行维护、技术开发、工程管理、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工作。学生就业单位多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行业及大中型企业;部分学生考入国内电气类知名高校读研继续深造。
15.自动化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中机器人运动控制、人工智能检测与控制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接收自动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熟练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研发能力,能够在现代制造企业、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铁路、民航及科技部门等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仿真、运行、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成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善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拖动基础、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基础、机器人控制与应用、人工智能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现代制造企业、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铁路、民航及科技部门等部门,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人工智能检测及控制等方面,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制开发、信息处理、实验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管理和决策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可就职于西门子、艾默生、北京亚控等国内外大中型自动化公司;部分毕业生学生考取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高校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深造。
16.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系统掌握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DSP技术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限选课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方向十分广泛,如物联网,车联网,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应用,智能交通与导航,智能机器人,智慧生活与智慧城市,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主要就业企业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海信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兴通讯有限责任公司、微软、英特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部分学生考入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高校读研继续深造。
1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广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融合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理论及技术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究新知识和新技术;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智能电子、物联网等领域从事数字系统设计、工程设计、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毕业五年左右,具有电子工程师的技术能力,并获得电子工程师技术资格。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C++程序设计,信号与线性系统,高频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EDA技术及应用,片上系统(Soc)设计,射频电子线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和射频电子识别技术(RFID)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实践能力。立足于智能数字系统、智能物联、智慧城市及无人驾驶系统等领域,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教育。可到企业、公司中,从事智能系统设计,智能电子产品及设备的技术研发、维护和指导,或从事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也可到学校、机关等事业从事教学及管理等工作;部分学生可在国内高校读研或出国继续深造学习。
18.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一定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通信与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通信系统、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通信网、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通信工程专业面向新兴朝阳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就业创业热门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大型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或从事通信设备制造与技术研发等中外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到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大学读研或者出国留学深造。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和方法,能在IT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软、硬件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IT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20.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能在软件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应用、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基础、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软件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应用、项目管理等工作。
21.网络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实施、应用与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通信原理基础、网络协议、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互联技术、网络操作系统。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实施、应用与管理工作。
2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视听艺术素养,掌握数字文化产品制作、网站设计和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和方法,能够在IT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传播、数字媒体制作、网站与游戏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设计基础、非线性编辑、数字合成技术、影视编导技术、数字短片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三维场景设计、Unity游戏开发、虚拟现实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Web网站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网络新媒体、影视广告、广播电视、数字媒体制作、IT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与开发、游戏建模和脚本开发、网站开发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等工作。
23.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全面的人文和专业素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知识,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实践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路基路面、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基础工程、工程造价等。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方面工作。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中建、中铁、中交、中港、中航等大型国企单位,可以考取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多种执业资格,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24.交通运输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用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运输组织决策、汽车运用、交通运输企业经营与管理、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运筹学、机械制造与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交通运输工程、物流设施规划设计、交通运输规划、运输组织学、供应链管理、运输企业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国家及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运输与物流企业,企业物流部门等从事运输与物流相关技术、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
25.工程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和现代工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综合素质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获得BIM专门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学概论、建设工程经济、运筹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图学、建筑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法规等。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工作。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中建、中铁、中交、中港、中航等大型国企单位,同时可以考取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26.车辆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协助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汽车及相关领域从事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试验、生产组织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理论、汽车试验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设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进入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等单位从事车辆设计、制造、检测、试验、开发、营销、教育教学、技术推广等工作。
27.汽车服务工程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汽车技术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掌握扎实的汽车服务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汽车专业技术,具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备“有技术、能服务、会经营”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营销服务、金融及保险服务等汽车服务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设计基础、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学、汽车营销学、车辆保险与理赔、二手车评估、汽车服务企业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进入汽车制造、服务、咨询、研究、营销、教育及保险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管理、教育教学、行业管理等工作。
28.林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满足林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重点培养三类人才:一是实施精英教育,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梁希创新班等办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培养出国留学与考研为主的创新型人才;二是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与企业合作开设创业班,通过产学研结合、“双导师制”等方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型人才;三是培养林业行业行政管理、农村管理(村官)等管理型人才。
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与土壤资源学、普通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林木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森林资源管理学、测树学、地理信息系统、林业遥感基础、林业生物技术、气象学、林火生态与管理、林业生态工程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森林经济植物栽培学、植物组织培养和城市林业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农业、林业、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旅游、检疫、科研、教育等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在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城市绿化与养护、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种子品质检验、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经济林培育与加工利用、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与检疫、遥感影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测绘等等方面从事技术创新、技术服务等工作。
29.环境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污染防治与修复等领域从事生产应用、技术服务、咨询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咨询管理等方面工作。
30.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以长白山森林食品资源保藏、加工与利用行业为依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并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品质控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掌握一技之长,了解食品全产业链,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保藏学、森林食品资源学、食品加工概论、食品质量检测、食品设计概论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能在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工商等部门从事产品分析、检测、技术监督、执法和管理等工作;还能在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经营管理、技术监督、品质控制、质量检验、新产品研发、食品工程设计、食品营养研究、食品机械设备管理、食品包装设计、食品贮藏管理、食品运输管理、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
31.园林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知识,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高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双创型”(创新与创业)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栽培管理、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工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可在城乡绿化、市政园林、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及相关科研院所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应用、养护管理和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林学等专业类的硕士学位。
32.风景园林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创新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城市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双创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艺术原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可在市政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房地产业及相关科研院所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园林植物栽培、应用、养护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林学等专业类的硕士学位。
(三)文理兼招类专业
1.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为给“高素质、高层次、高收入”的三高精英行业---法律职业输送合格人才,北华法学秉承一主多样性、创新实践型的办学特色,结合专业特色、社会需求和服务面向,将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应用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厚人文素养与高尚的法律品格,兼具创新性思维能力与笃实践行能力的应用型专业精英人才作为办学重点方向。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广泛任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律师行业。
主要课程:宪法、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法制史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立法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法务等。
2.学前教育(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热爱儿童与学前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各种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研究型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它有关机构的教研、服务人员。
主要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学前儿童卫生学、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管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声乐、键盘、舞蹈、绘画、幼儿园环境设计与玩具制作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幼儿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管理或科研工作,也可从事社区儿童教育咨询、营养保健、儿童双语教育、儿童艺术教育等工作。
3.小学教育(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热爱儿童与小学教育事业,专业知识扎实宽厚,教育教学能力全面,适应新世纪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高素质小学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数学、现代汉语、儿童文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等,以及根据专业方向选择的基础课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学校管理或教育科研工作。
4.心理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科研部门、企业和管理机构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高校及中小学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在医院和各级各类咨询机构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5.英语(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运用能力,能够在中小学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实用英语语音、英语实用语法、英语写作、英译汉翻译实践、汉译英翻译实践、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微格教学、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与设计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本专业除了国内本土的教育教学以外,还采取“中外联合培养”和交换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我校与美国、新西兰、韩国、欧洲等高校的教育教学对接,使学生接受中外“双学历”、“双学位”教育,实现我校与外国高校培养目标。“中外联合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包括“2+2”和“3+1”等形式。毕业生可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师、口译、笔译、外企职员、导游、文秘等工作。
6.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语的运用能力,相应的商务知识,能够从事商务、翻译等领域工作的外语工作者。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实用英语语音、英语实用语法、英语写作、英译汉翻译实践、汉译英翻译实践、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及写作、商务管理、公关谈判、电子商务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本专业除了国内本土的教育教学以外,还采取“中外联合培养”和交换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我校与美国、新西兰、韩国、欧洲等高校的教育教学对接,使学生接受中外“双学历”、“双学位”教育,实现我校与外国高校培养目标。“中外联合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包括“2+2”和“3+1”等形式。毕业生可从事跨境电子商务、旅游、文秘、外企、翻译、中小学英语教学及研究等工作。
7.翻译(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应用型、专业化、国际化”翻译人才为目标,以语言技能训练和翻译基本功打造为宗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汲取和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口笔译翻译技能,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担任国际会议传译和文件翻译工作,或承担外交、外贸、企业、新闻媒体、法律等部门的口笔译工作。
主要课程:英译汉翻译实践、汉译英翻译实践、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商务口笔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本土化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本专业除了国内本土的教育教学以外,还采取“中外联合培养”和交换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我校与美国、新西兰、韩国、欧洲等高校的教育教学对接,使学生接受中外“双学历”、“双学位”教育,实现我校与外国高校培养目标。“中外联合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包括“2+2”和“3+1”等形式。毕业生可从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司的口笔译翻译工作,也可从事与翻译有关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8.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日语基础、较强的日语交际能力、了解日本的历史、社会文化和IT日语知识并具备一定第二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外交、商务、经贸、旅游、IT软件开发等相关行业工作,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日语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语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两大类。基础语言类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语言基础为目标,设有综合日语课程、日语听力课程、日语会话等课程(其中日语会话类相关课程均为外教授课);专业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日语语言为基础的专业类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其中包含日本概况、日本文学、日语语言学等课程(专业类课程均由副教授或博士学历教师授课)。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自年第一届毕业生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一带一路”背景下,与日本产业合作方面力度持续加强,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将保持上升。主要就业方向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考取公务员;外企相关行业就业;从事教育相关等工作。
9.朝鲜语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朝鲜(韩国)语语言基础,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语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够熟练地进行韩汉双向翻译,并在企业、外事、旅游、教育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翻译、经贸、旅游、科研、教学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韩国语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韩语、韩语会话、韩语视听说、韩语泛读、韩语基础语法、语言学概论、韩国报刊阅读、朝鲜、韩国概况、韩国文学史、韩国文学作品理解与鉴赏、翻译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目前,韩语专业与韩国江原大学、岭南大学、公州大学、庆南大学等多所姊妹校合作推进“2+2”双学位培养项目与交换生项目,建专业以来派出“2+2”项目生与交换生共计人,具有留学背景的学生占总数的78%。毕业生可从事翻译、朝鲜语教学及旅游、外事与外贸等工作,具有留学背景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受欢迎。
10.俄语(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具有较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运用能力,能够在中等以上学校进行俄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及旅游、对俄贸易等其他俄语工作者。
主要课程:综合俄语、俄语泛读、俄语听力、俄语口语、实用俄语语音、俄语实用语法、俄语写作、俄语教学过程优化、俄语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俄语、商贸俄语、俄语语言学概论、俄罗斯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俄语专业主要采取“中俄联合培养”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我校与俄方高校的教育教学对接,使学生接受中俄“双学历”、“双学位”教育,实现我校与俄方高校培养目标。“中俄联合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包括“1+3”、“2+2”和“3+1”等形式;其中还包括不定期的中国和俄罗斯国家奖学金选派赴俄留学形式。毕业生可到中小学、外事、外贸、旅游、文化、教育、新闻媒体等部门从事俄语教师、翻译、导游、文秘等工作。
11.俄语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知识、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俄语语言运用能力和相应的旅游、商贸和文秘等领域的俄语工作者;同时,培养可在中等以上学校进行俄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俄语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俄语、俄语泛读、俄语听力、俄语口语、实用俄语语音、俄语实用语法、俄语写作、俄语语言学概论、俄罗斯文学。旅游学概论、文秘俄语、旅游俄语、商贸俄语、秘书理论与实务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俄语专业主要采取“中俄联合培养”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我校与俄方高校的教育教学对接,使学生接受中俄“双学历”、“双学位”教育,实现我校与俄方高校培养目标。“中俄联合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包括“1+3”、“2+2”和“3+1”等形式;其中还包括不定期的中国和俄罗斯国家奖学金选派赴俄留学形式。毕业生可到外事、外贸、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文秘、翻译和俄语研究或涉外工作。
12.西班牙语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西班牙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一定的第二外语交际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经贸、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西班牙语、西班牙语阅读、西班牙语视听、西班牙语会话、报刊阅读、西班牙概况、拉美概况、经贸西班牙语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从事翻译、西班牙语教学及旅游、外事和外贸工作等。
13.法语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熟练的法语语言交际能力,对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双语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与法语相关的经贸、旅游、翻译、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阅读、法语视听说、法语口语、法国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国文学选读、法语能力训练、法语写作、商务法语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法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1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掌握传统对外贸易操作流程,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商务沟通,处理国际贸易往来函电和国际商务单证缮制,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掌握跨境电商业务基础知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运营和管理,适应外贸综合管理岗、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和跨境电商综合管理岗、产品管理岗、产品刊登专员、平台运营专员、物流仓储管理专员等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职业岗位一线需要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与实务、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涉外经济部门、公司、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经营管理、调研咨询、政策研究、跨境电商不同岗位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15.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盈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进行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工商管理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管理沟通、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政府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以及到有关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6.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能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会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财务软件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会计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7.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营销人才,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和扎实的营销基础理论,具有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市场分析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分析、商务谈判、公共关系等营销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中从事营销管理和研究的创新实用型营销人才。主要课程: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推销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品牌营销、商务谈判与沟通、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管理学、经济学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各类企业、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部门等组织的品牌营销、营销策划、营销管理、市场信息咨询管理等工作。
18.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教育、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酒店管理、景区规划、旅行社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与开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酒店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到有关学校或部门从事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
19.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具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具备信息获取和信息综合分析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高等学校及政府部门从事企业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业务咨询服务、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概论、物流运筹学、物流信息系统、库存管理、第三方物流理论、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运输仓储服务企业、政府部门、学校、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物流系统规划、运作、管理、咨询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控制类专业
(一)理科医学类
1.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专业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医院、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科研院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学类院校、医药企业等。
2.医学影像学专业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初步临床诊断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创新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电子学基础、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影像核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以及相关学科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医院、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医学类院校、医疗器械及医药企业等。
3.口腔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口腔医学临床操作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疾病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适应性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应用型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预防口腔医学、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等。
学制: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医院口腔科、医院、口腔诊所、口腔医疗保健预防单位、口腔医学教学科研单位、医学类出版单位、医药企业及卫生行政部门等。
4.预防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实行全程导师制培养,除要求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求较熟练地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具有敏捷的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主要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检测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职业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医院和健康教育机构等培养公共卫生医师、临床保健医师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
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及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职业素养、沟通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医学研究机构、医药生物企业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实验室管理及相关学科方向选修的基本课程。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高等医药院校、医学研究机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及医药生物企业等单位。
6.护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医院、卫生保健系统和护理院校。
7.康复治疗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康复心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诊断学、骨科与创伤学、神经康复学、功能解剖学、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康复功能评定学、心肺复苏技术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从事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以及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8.药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以化学、生物学、医学为基础,系统地学习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宽泛的专业知识和专业适应性,能够在医药企业、医院、医药研究部门及医药管理机构,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流通、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层应用型高级药学专门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制药、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临床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医药行业的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部门。
(二)艺术类专业(美术类)
1.美术学专业(师范)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美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精神,能够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其他美术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技法理论、设计构成、材料与技法研究、书法、美术教育学(含美术教育原理和美术教学论)、美术教学实践(见习、实习)、绘画(素描、中国画、油画、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创新创业课程、水彩水粉画)、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计算机应用(绘画、设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中等以上学校、高校等从事美术教学和美术研究,艺术管理及艺术设计等方面的美术专业人才。
2.雕塑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掌握雕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专业雕塑设计公司进行雕塑设计研究的雕塑家及雕塑工作者、能够从事雕塑教学、雕塑研究和其它雕塑行业的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头像、素描人体、泥塑头像、泥塑人体、中外美术史、艺用解剖、雕塑创作、雕塑材料、工艺雕塑创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风景园林与雕塑规划,公共雕塑项目策划。冰、雪雕设计与制作。陶瓷工艺设计与制作。雕塑方案设计及现代雕塑创作工作。
3.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独立的创造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要掌握绘画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进行绘画创作、应用、展览、服务、宣传、教育、市场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风景写生、专业技法、创作、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能在文化艺术等相关领域从事教育、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4.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设计实践能力强、专业口径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现代社会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人才需要,在视觉传达设计制作、教育、生产等相关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装饰图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形态创意、表现技法、吉祥物设计、标志设计、书装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艺术设计教学、专业设计及管理。
5.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环境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设计实践能力强、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并能在环境设计教育、生产和管理等相关单位从事环境达设计、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家居设计、公用空间设计、商用空间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装饰陈设设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艺术设计教学、专业设计及管理。
6.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系统、创新、应用的设计思想,具备相当艺术修养和设计表现能力,注重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掌握创新设计方法,能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产品设计职业专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设计基础、设计制图、专业表现技法、视觉传达基础、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三维造型设计、设计思维与模型制作、产品语意学、设计心理学、产品摄影、产品设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产品造型设计等方向的艺术设计教学、专业设计及管理。
北华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王语欣
责任编辑:王虹帅
投稿邮箱:bhu_weix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wuyingyua.com/swyyzx/14145.html